Select Page

Google I/O 2025 上,Google 推出了名為 Stitch 的全新 AI 工具,目標是用文字或圖片提示(prompt / image prompt)快速生成網頁與 App 的 UI 設計與前端程式碼。Stitch 結合 Gemini 2.5 Pro 與 Flash 模型,並支持 Figma 匯出與 IDE 編輯,雖不是要取代專業設計工具如 Figma,但它能大幅簡化設計初期流程,是設計師與前端開發者的新利器。以下詳細介紹功能、優勢與使用心得。

google stitch

功能特色與技術細節

  1. 從文字或圖片提示產生 UI + 前端程式碼
    • 用戶可以用簡單的中英文描述(這真的是google模型的好處),例如「建立一個深色主題的行動 app 登入頁面,有按鈕和表單欄位」來生成設計。
    • 或者上傳草圖、線框圖(wireframe)或其他 UI 的範例圖片來作為參考。Stitch 會根據這些提示產生對應設計。
  2. 整合 Gemini 2.5 Pro/Flash 模型 + 主題與設計流程工具
    • Stitch 是由 Google Labs 實驗性專案(experimental tool)之一,背後運行的是 Gemini 2.5 Pro 模型,這使得生成的 UI 設計在色彩、佈局與細節上更乾淨與現代感。
    • 提供主題(theme)選擇、樣式(style)調整等交互功能;可視化設計流程內建 Canvas,可以看到完整頁面流程與介面切換模式。
  3. 輸出與匯出支持:HTML/CSS/Figma 等
    • Stitch 可以匯出為 HTML / CSS 程式碼,讓開發者能夠「拿來就用」於前端專案當中。
    • 同時有「Paste to Figma」或「Copy to Figma」功能,可將設計匯入 Figma 進行進一步編輯。

Stitch 的定位與比較優勢

  • 輔助工具,而非全面取代設計平台:Stitch 的設計是為了縮短「從構思到原型 UI +程式碼」之間的落差,而不是完全取代專業設計師在 Figma、Sketch、Adobe XD 等工具中的工作。設計師仍可用這些工具做精細調整。
  • 速度與效率:使用 Stitch 生成 UI 設計/前端程式碼所需時間比從零開始設計加寫碼快很多,對於初期原型與快速驗證需求特別有用。
  • 可訪問性:Stitch 在 Google Labs 平台上可用,用戶界面相對友好,降低新手與非設計背景者的進入門檻。

限制與要注意的地方

  • 雖然 Stitch 支持匯出至 Figma,但某些情況(如從上傳圖片/草圖的模式)之下,Figma 匯出功能尚未全功能完善。
  • 設計細節(例如文字對齊、某些複雜元件組件化)有時候不完美,需要人工修正。
  • 現階段仍為實驗性/預覽模式(experimental / Labs),可能在某些瀏覽器支援或功能穩定性上有差異。

使用流程簡易指南

  1. 前往 Stitch 官方網站(stitch.withgoogle.com)並登入 Google 帳號。
  2. 選擇撰寫 prompt 或上傳參考圖片/草圖/線框圖。描述顏色、風格、佈局等細節。
  3. 等待 Stitch 生成 UI 設計與初步程式碼(HTML/CSS)。
  4. 若要匯出至 Figma,可使用「Copy to Figma / Paste to Figma」功能以便進一步編輯。
  5. 若為開發者,可直接取出 HTML/CSS 並嵌入 IDE 或網頁專案中。

Google Stitch 的收費/使用限額情況

從目前公開資訊來看,Google Stitch 屬於 Google Labs 的實驗性工具(beta 或公測階段),目前是免費使用,但有一些使用次數與模式上的限額/差異。下面是具體情況:

模式免費與否每月生成次數限額
Standard Mode(Flash 模式)免費每帳號每月約 350 次生成 │ 適合一般快速原型與草圖生成,可匯出 Figma 或 Code。
Experimental Mode(實驗/Pro 模式)免費每帳號每月約 50 次生成 │ 使用更強的 Gemini 2.5 Pro 模型;目前部分功能(如匯出 Figma)或效能有些限制。

參考資料